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出国留学哪个国家容易留下来?

发布时间:2024-02-01 14:50:46 浏览:

美院本科交互方向毕业,在大厂刚工作4个月左右已经转正。

想硕士走游戏设计。曾经和别人有过制作完成的独立游戏并获奖。本科交互方向也获得国内外很多奖项。

均分87,但我自己英语不太好(这个可以努力努力克服)预算不考虑情况下,不考虑美国和英国(因为这两年竞争力太大非常难留下)可以不考虑移民只单纯在外工作不再回国,请问怎么选择

相对来说,加拿大比较容易。但英文一定要提高。外语不好去哪里都难。

另外,感觉你对移民的事情有误解。不是说移民就一定要换国籍。大部分中国移民还保留着中国国籍,只是拿了张绿卡。

之前很多人留学移民首选都是英美澳新加这些,但现在情况大家都清楚,

英美竞争激烈难以留下,澳洲也收紧了移民政策,

就现阶段来说,加拿大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就是新西兰了,

有不少人去新西兰读博,其实就是为了移民。

回答经常被大家问到的几个问题吧。

1. 新西兰移民找工作难吗?

移民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工作确实不是很好找,但这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的。进入大学工作的话还是需要比较好的期刊发表,但是去理工学院、私立学校工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和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很划算。

2. 新西兰的移民政策是什么样的呢?

语言要求6.5,技术移民总分是160分。不管是在哪里读的,硕士或者博士学历是70分,这个占比很高了。如果你的配偶也是硕士或者博士学历,再加20分。如果在新西兰读的话,另外再加15分。所以读博移民,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3.新西兰读博优势有哪些?

新西兰的学费低廉等同于当地的学生,一年大概3万人民币,打工没有上限。伴侣可以拿工作签证。如果是博士生的话,孩子的教育是免费的。对于四十岁左右的人,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你想要什么,如果你想要移民,那在这边读博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之前就有学生说,他去了新西兰以后,发现有很多有相同想法,因为移民而来读博士的。

欧洲:德国法国都比较好留下

以德国为例,在德国拿永居挺简单的,技术移民(准确来说,核心情况如下:留学+紧缺专业工科+本地就业+德语B2以上)

德国的欧盟蓝卡具体要求:(信息来源2022年6月最新的工签官方信息)

拥有学历的专业人才,如计划从事的工作与本人资质匹配,且 2022 年年毛收入至少为 56,400 欧元(若为人员紧缺的职业,如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医生和 IT 专业人员,年毛收 入至少为 43,992 欧元),将获得欧盟蓝卡签证。

德国的平均薪资水平,在这一篇文章有提到:


华人在德国的收入大概是什么水平?


首先欧洲各个国家最低时薪对比:德国是9.82欧每小时。


欧洲各个国家打工人税后可支配收入 2021,德国排第八

以德国为例,高薪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互联网,能源产业:

德国各行业2021年平均收入统计
德国各行业2021年平均收入统计

德国十六个州,月收入最高的是汉堡,其次是黑森州,巴登符腾堡州,巴符州:


德国工作薪资: 高薪行业:医生,咨询,工程师行业都属于高薪行业,总体平均薪资约达40万每年。
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平均起薪,平均薪资约达40万人民币每年
机械相关专业毕业生每年薪资,约达36万人民币/年
顶级公司的薪资

最后以一个真实的工作求职故事,来讲讲欧洲的工作生活情况,希望真的可以帮到大家:

求职背景

本科:985

硕士:TU Darmstadt

专业方向:机械CFD

毕业时间:2022年

知乎/小红书同名,欢迎关注:Albert Zweistein

注:本文来自小哥哥的个人经历的真实分享!!小红书上有小哥哥原文(已附链接),已经过作者同意,希望真的可以帮到大家!!欢迎大家关注这位小哥哥的小红书!!

谈谈自己找工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弯路,以及总结的一点经验教训


准备资料
先给大家推荐几本用过的找工作的书,图1是买的Martin Wehrle的电子书,我感觉对我是很有用的,类似于一些面试问题的潜规则,解读面试官问题背后真正要问的是什么,他有自己的网站,YouTube也有自己的节目,讲的也挺好的,这个书如果想要可以私信我免费发


Martin Wehrle

图2 是一本很厚的书,包括从简历动机信到面试,感谢信等等的全流程指导

图3 就是这本书后面的面试部分,内容是一样的,就是没有其他的部分,如果感觉心里很慌,有时间看一下的话也可以,不管有没有实际的作用,至少心理作用肯定是有的,而且我觉得是有一些实际作用的



心态


我觉得德国找工作心态可能是最重要的了!
在德国找第一份工作除了少数真的很牛的,以及运气比较好的,一般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过程心态就非常重要了,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不断被打击,不断崩溃,又不断站起来的过程。
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之前找实习和公司毕设太顺了,都是一次面试就成,以至于找工作有一个面试邀请就觉得好像要入职了一样,在网上查很多信息,直接开始畅想自己在那边的生活。

面试完没有消息的公司会每天抓心挠肝的等,一天刷几十次邮箱。
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收到拒信的时候崩掉,找到工作的朋友最开始就劝我,面完了一个就忘了它,接着投,继续准备下一个就行了。刚开始很难做到,后面拒信收的多了,确实也就做到了

每次面完一个就当一次免费练口语和面试技巧的机会,马上继续投入到下一个的准备中。
最开始的时候一直收到拒信,也会觉得自己每天在浪费时间,很着急,后面我就是当自己工作了,每天去图书馆准备简历,动机信,投递,准备面试,复盘之前的面试,总结问题,还学一些网上的课程考两个证,每天8小时左右,就当自己上班了,早出晚归,每天很充实也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很难受了。
想在德国找工作的应该都是比较坚定的,周围想回国的或者两边都找试试看的一般都是回国了


网上有很多信息,就不细说,但是感觉有的时候网站信息不能及时同步到公司,比如有一些直接在网站上上传材料,不经过公司网站的,这种建议在网页上搜索公司名字,进入他们的官网查找这个职位,再给下面的负责人直接发申请材料反馈会快很多。

图中分享的是我的简历,一个大概结构,不能说好,也肯定不会适合所有人,但是至少可以给完全没思路的借鉴一下。

简历最好找专业的母语者帮忙修改,仅仅母语者有时候还不够,最好找专业的,实在不行至少要让母语者帮忙修改句子,然后再多找几个朋友提提建议,有的时候自己写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好,但是别人能看出不同的问题。

备注:建议可以找学校的jobcenter帮忙免费修改简历

我的简历是一个德国同学的爸爸在一个机械公司工作,他拜托公司的人事部门帮我修改的,除了句型语法,和我最初自己的版本比,差别其实不大,他和我说我着重需要注意的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各种实习,以及学校的实践经历,一定要写清时间,以及地点,如果是学校的要把具体在哪个院系做的写出来,公司的在哪个部门也必须要写出来,毕设也一样,这样可以增加真实性。

2. 简历上的经历,最好与职位要求的各条一一对应,他说的是in einen deutlich sichtbaren Zusammenhang zu bringen!因为第一个看你简历的一般就是HR,他们并不是专业人士,如果不对应他们有可能看不懂,或者觉得你与这份工作关联度不高。

也因此简历最好要对每一份职位都做相应的修改。

3. 实习/工作的Zeugnis 上写的东西尽量与简历里写的措辞一致。

4. 本科做的一些不太相关的实习,他说可以写上,一笔带过,关联不大要比gar nochts什么也没有强。

5. 动机信上的东西也尽可能要和简历里提到的东西能对应起来,以及和职位描述的顺序,这点是他反复提到的,有关联相当的wichtig!要让非专业人士一眼看明白你做了什么,和职位要求有什么关联

6. 关于页数问题,看到过最好放在一页里,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没什么区别 ,漫长的求职中我改过好几版简历排版,一页两页的都有,效果差不多,甚至两页的更好一点,因人而异吧,如果职位相关的内容很多的话,个人觉得两页更好,如果不多,一页可能更明朗,自己判断吧


如下是一些关于Soft Skills的问题,之前在相关网站找到的,在这里分享一下。

1. Can you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successfully led a team through a sticky situation?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Leadership

Even if you aren’t interviewing for a formal leadership role, there are still times when you’re going to need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and inspire other people in the office to follow your example.

Your interviewer might toss out a question like this one to not only understand how you inspire others to get behind you, but also how you navigate through challenging circumstances.

How to answer: With any behavioral interview question (and, trust me, there are plenty on this list), you want to be sure to provide enough detail. No, you don’t need to describe the weather and what you were wearing when that situation occurred, but it’s important that you set the scene for your interviewer so that he or she has enough context to truly appreciate your answer.

For this response in particular, make sure you pick a scenario that actually was both challenging and meaningful (no, your crusade to change the brand of coffee in the break room doesn’t count) and then provide two or three tactical things you did to navigate your team through it. That could look something like this:

Our design team received some rather brutal feedback from a client, and everybody was feeling pretty disheartened about the amount of work we had already put in.
Instead of allowing my peers to continue to wallow, I organized a meeting where we could all sit down and hash out the client’s revisions together and make sure we were all on the same page about what was being requested.
Prior to that meeting, I also created a more digestible breakdown of the client’s requests and gathered the relevant resources to ensure that we had everything we needed to knock those changes out. Everybody left that meeting feeling far more accomplished and satisfied with our progress.

2. How do you cope when you have too much work on your plate?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Organization/Time Management

Let’s face it—there aren’t many times in the office when your plan for the day pans out perfectly.

Emergencies crop up and fires need to be put out. Potential employers want to feel confident that you have the know-how to successfully prioritize, organize, and manage your own time and workload when those things happen.

How to answer: Resist the urge to launch into a long-winded rant about how your current or previous employer repeatedly overworked you. Instead, make it your goal to stay focused on the positive things you did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own to-do list. Try something like:

My previous role often required me to juggle numerous different projects at once. I won’t deny that it was stressful at times.
But, it also taught me a lot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things down, using my peak productivity hours for deep and focused work, a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re-evaluate priorities with my supervisor when necessary—to ensure we focused our energy and efforts on the most impactful projects.

3. Can you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had to work with someone you weren’t compatible with?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Teamwork/Collaboration

Nobody works in a vacuum. And, while teamwork can be awesome when you get along well with your colleagues, it presents a real challenge when you need to collaborate with people you don’t necessarily mesh with.

A question like this one will help an employer assess just how much of a “team player” you really are (despite what your resume might say).

How to answer: Again, this is another situation when you’ll want to keep things positive. Make sure that you don’t spend so much time focused on the conflict itself that you don’t get to the information about what you did to make the situation better. After all, that’s the piece that your interviewer really want to know.

What could this look like in practice? Here’s an example:

I generally get along with the people that I work with. But, in those rare cases when a team member and I do have a conflict or incompatible working styles, I find that returning to the basics is the best way to ensure that we’re able to have a beneficial working relationship.
That means setting clear goals and expectations from the get-go and even outlining some ground rules for how we can work together more effectively. It can seem a little rigid or formal 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 However, I’ve found that having those tough conversations from the outset can really help to mitigate any further issues down the line.

4. Can you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 overcame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Problem-solving

Chances are, you’ve dealt with a very similar question to this one in an interview before. It’s one that many employers rely on time and time again, because it can be especially revealing when it comes to a candidate’s level of perseverance an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ies—two traits that are undeniably important in your professional life.

How to answer: You haven’t made it this far in your career without encountering a single roadblock. So, thinking of a specific example shouldn’t be the hard part.

If you want to score some bonus points with your response to this question, don’t just think of a time when you overcame a challenge—think of a time when your ingenious way forward actually resulted in something impressive for the company, like this:

I was working as part of a marketing team, and we were supposed to have an entirely redesigned company website launched by the end of the second quarter. The graphic designers and developers were at odds about what was possible and what wasn’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lowing the project down. We soon ended about two weeks behind schedule.
At that point, I decided it would be most efficient to get everybody in the same room to talk about their different goals and challenges. As it turns out, both of those were similar for each side of the argument. We were able to reach a compromise fairly easily and actually completed the website ahead of schedule.

5. Can you walk me through your process of how you’d explain a complex topic to someone who was unfamiliar?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Communication

When you need to work cross-functionally in the office, things that seem totally second-nature to you are going to need to be explained effectively to people in other departments. That’s not always easy.

While there are plenty of communication-focused interview questions that employers could ask, this one helps them figure out just how skilled you are at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in even the trickiest of circumstances.

How to answer: Interview questions about communication are tough, because you need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about a time when you communicated effectively. Is your head spinning?

Rest assured, the example you utilize doesn’t need to be ridiculously complicated. You just need to be able to describe a tactic or two that you used to make your message easier to understand. For example:

As a member of the accounting staff, I needed to illustrate to our sales team how important it was that they submitted their sales data to us by the assigned deadline.
Rather than boring them with the details of my own workflow, spreadsheets, and what happened after they submitted those numbers, I found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this was to relate my problem to something they could better 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with.
In this case, I asked them to remember how frustrated they feel when their clients are late on payments (and thus slow down their commission checks). From there, I made it clear that I feel that same way when I don’t get what I need on time.
When in doubt, I always relate complex subject matter to something that my audience already understands.

6. Can you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things didn’t go according to plan? How did you cope?

The relevant soft skill: Adaptability

We all know what happens to the best laid plans, right? Sigh. They have a tendency to fall apart.

Employers aren’t looking for people who crumble under the sometimes-standard pressures at work. They want candidates who can roll with the punches and adapt quickly, and that’s exactly what this question is getting at.

How to answer: This is another opportunity where—if you can—you want to draw attention to not only how you coped with unexpected changes, but also how you used those shifting circumstances to bounce back even better than before.

Admittedly, that can be tough to do. But, here’s a peek at what that could look like:

I had spent months planning the details of my company’s golf outing, which is our largest fundraising event of the year. So, needless to say, when a last-minute thunderstorm forced everybody inside, it was tempting to panic.
Fortunately, I pride myself on my ability to think on my feet. The golf course moved us to their indoor event space. Using any supplies I could find—like golf balls and plastic cups—I whipped together a nine-hole course full of challenges that resulted in a ton of laughs.
People loved it so much, it’s now been a staple at the golf outing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along with the normal golf, of course.

因为很多职位描述上写的这些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具体是指的什么,或者会问什么相关问题,可以参考这个,想一想怎么结合自己的经历,怎么回答比较好。


有的公司会有单独的HR面试环节,主要是回答一些HR的问题,比如优缺点,职业规划这些,以及谈论一下薪资,入职时间,工作时间等一般信息。其中预期薪资大部分HR是想听一个具体的数字而不是套话的,可以提前去网上查一下当地的薪资水平,这个职位德国整体的水平,比如kununu,glassdoor,然后综合一下说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这些网站上也会有其他人分享的之前面试的经历和问题,如果是大公司会有很多,小公司可能比较少或者找不到。

对于优缺点的问题,也不要太诚实的真说自己的优缺点,优点一定要说和职位要求相关的,缺点就说对职位影响不太大的,但是也不能说什么我的缺点就是追求完美这种套路类的话术。然后不用空谈,每个都要举例子说明,更有说服力,比如职位要求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那就想一下自己之前做过什么事情展现出了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缺点比如我曾经说过,德语不是我的母语,所以我不能像本国人那样完美的交流,这是我的一个不足,但是我每天都在长尝试去提高自己的口语,并且我在公司做实习和毕设的经历也证明了我的基本交流是没问题的,相信可以胜任这个工作。整体就是自己的一个实际缺点+自己的应对措施+对工作是否有影响,建议最好不要说性格上的问题,容易给自己挖坑我曾经被问倒过,有一次我说我的缺点是做事性格比较急,有的时候会忽略一些细节,但是我在尽力通过检查去避免这些错误,那个公司HR就疯狂问,那你同事工作慢怎么办,那你们协调不好怎么办,balabala连环问

对于职业规划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表达出自己愿意在这个职位长期发展,自己看到了哪些有趣的地方,哪些是自己还可以在未来几年可以变好的点,既为公司创造价值,又能快乐的实战自己的个人追求,这样才能长远发展。如果问到甚至可以分几段说,比如我试用期想做到什么,3年,5年有什么目标,这样也会让人觉得你是真心想来,规划也很好。

这些我之前推荐的书里也都有讲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经历和职位要求去改动!

最后自己提问HR的话,可以问一下可不可以home office,对新人有哪些培训,有没有Weiterbildung的机会,有没有圣诞金,假期金,什么时间可以入职,工作时间是否是flex的等等。


今天写一些动机信的东西,个人感觉动机信的重要性也是很高的。图片上是我的一个大概模板,也是德国同学的爸爸那边修改了一些句型和给了一些建议,再加上我修改了几次,具体内容必须根据职位要求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去修改。

1. 开头就是一个信头,写一下自己和公司的信息,以及职位名,显得比较正式一点,最开始的称呼最好找到具体的负责人名字。

2. 第一段首先表明自己从哪里得到的信息,对职位感兴趣,为什么申请。

3. 第二段重点写一下自己的毕设内容,毕设在应届生找工作中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所以一般找的工作和毕设有关联比较好。

4. 第三段写了一下自己相关的实习,当然做的内容和获得的经验/能力也是越相关越好。

5. 第四段主要是写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理论知识。

6. 第五段就是写一些自己拥有的和职位相关的全技能,什么抗压能力,分析能力之类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等,看职位怎么要求。

7. 第六段再次表明自己对职位的兴趣,以及长期工作的决心,可以快速上手工作的能力,以及可以写上自己可以入职的时间以及期望薪资。

8. 最后一段就是套话,期待你们的回复balabala,最后落款然后签个名,我的简历和动机信每一份最后都有一个自己的签名,也是那边建议的。


后面我结合一些自己的经历说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1. 面试过程要保持坦诚,自然,但不要绝对的诚实,各种问题要好好的提前去准备。

在我第一个面试之前,我请教了很多之前实习认识,已经工作了的国外的朋友,有什么面试的建议,他们大多数人都会说,die Fragen ehrlich wie m?glich zu antworten,然后我牢记于心

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可以说是表现的一塌糊涂,整体来讲根本没准备太多,各种问题都即兴按自己实际情况发挥

举几个例子,比如,问为什么来德国,我会回答,因为德国很便宜,不要学费。问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我会说,我德福就这个分数,只能来这。问你在毕设中最讨厌的部分是什么,我也是实诚的说出自己做的不好的部分


后来复盘简直就是无地自容,明白了每个可能的问题都要提前准备一下,比如收到一个面试,最基本的就是自我介绍,这里自我介绍不是说我是谁,来自哪里,哪毕业的,学的什么这种基本信息,简历里有的尽量就不说了或者一嘴带过,也要根据每个不同的公司以及职位描述去修改,自我介绍=我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我有哪些经历/技能可以胜任你们这些要求。

然后高频问题再比如,你为什么申请我们公司,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去回答:

1. 动机,说出对这份工作,对公司的兴趣,可以多去公司官网查一查相关价值观,公司的成就,或者新闻等等,这个是关乎你想不想在公司长干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大部分公司都想招长期工作的,不是干几个月一年就跳槽的,因为招聘也是个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麻烦事,每来一个新人又需要新的培训。

2. 自己与之匹配的实践经历,这个关乎多久能上手工作,有多大的培养潜力,也是和其他竞争者对比的最直接因素,可以说我的相关xx经历对于这个岗位非常匹配,相信自己可以很快接手工作,独立承担任务,对于职位要求中自己比较薄弱的店,可以说,同时xx方面也是我还没有深入学习但是又非常感兴趣的点,这更加确定了我对这个职位的兴趣。

3. 可以写稿子准备,但是不要照着读。

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面试后,我一般对每个给面试的公司都单独建个文件夹,把职位描述截下来放进去,然后在里面写一个word文档,把一些常见问题和自我介绍,以及对公司的了解,最后自己要问的问题等都写下来。

前期的时候我喜欢照着读,因为第一轮都是teams网上面试,有时候直接放在屏幕上读,有时候放在ipad里读,然后,几次之后我发现这样效果很差,尽管自己面试前练习很多次,尽量表现的自然,不像读的,但是录下来看发现还是很别扭,也有读的痕迹,后面就自己开录屏,按自己的思路多说几次,这样即使有的地方可能会小卡,思考一下,但是也比照着读效果好不少。有条件的小伙伴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练习,让朋友帮忙提建议,或者像我一样自己录下来不断完善。

感觉有的面试官发现我是读的说完自我介绍就不感兴趣想结束话题了

4. 要表现出对工作的喜爱和对公司的兴趣,但是不要用力过猛。

我们肯定要表达出自己想给公司工作的迫切心情,但是不要忘了面试是双向选择,互相了解的过程,有时候表现的太迫切,反而让人觉得你实力不行,像是在求一份工作一样

就把握好这个度,让人看到尽量自信大方的一面,一般邀请面试了就说明简历等方面是满意的了,尽管自信一些就好了!也不用过于紧张,都是未来可能的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紧张肯定在所难免,就把自己能准备的尽力准备好了,不过也没什么,有时候确实就是差一点缘分,差一点运气,尽人事,听天命。

最差也可以当成一次免费的口语练习或者面试模拟,心态放平

5. 每次面试之后做好复盘工作

对于一个漫长的求职过程,复盘是极其重要的,最好面试完马上把面试过程或者面试问题回忆出来写在文档里,然后总结一下自己哪里答的不好,把注意点也都用颜色写出来标出来,每次面试之前都可以看一下,就和考试复习差不多

我说的这些点,基本也都是每次申请工作和面试总结复盘的点,有时候明显感觉到自己每次面试都表现的更好了,也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入职两个月

不知不觉已经入职快两个月了,也好久没更新了,说一下这两个月的感受吧

整体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工作内容方面

这两个月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大部分内容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同事们都帮助了我很多,特别是我的中国同事,母语教学还是很舒服的

最近一周比较闲,因为最基本的东西已经学过了,就没有最开始那么多要学的了,每天都是带薪学习,就和老板做了一次Einarbeitung的汇报,也没什么压力,感觉和实习的时候任务量也没多大差别,但是工资却翻好几倍

通勤和工作时间方面

我租的公寓离公司很近,步行5分钟到车站,坐电车3分钟左右就到公司的站了,每周38小时,大部分时候周一到周四8小时,周五6小时,下班就去健身或者打游戏,陪女朋友逛街,差不多过上了我提前预期的养老生活

待遇方面

作为应届生来说我是比较满意的,这个月算上能源补贴税后也3000左右了,试用期过了之后还能直接涨一些,算了一下,大概每个月固定支出1200-1500欧左右,每个月还是可以存一些钱的,打算后面看看买辆合适的车
最后公司的整体氛围感觉是比较安静的,我猜可能这也是招我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之前有的公司就会因为我德语不够好拒我

老板

我也觉得是最好的地方,从面试就能觉得他很重视我,对我的各方面背景特别了解,甚至我国内大学在哪离家多远都知道,最后还亲自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说不管什么方面,只要有不满意的,都随时和他说,面了大大小小10几个公司,他还是唯一一个。

刚入职的时候还给全公司发邮件说我入职了,毕业于哪里,毕设在哪个公司写的。


每次同事度假他都会在前一天来办公室预祝一下度假快乐,上个月入职一个月的时候我们也有一次谈话,他只是问我对工作满不满意,符不符合预期,而不是评判他对我的工作满不满意。

希望后面越来越好吧,也祝那些找工作频繁收到拒信的小伙伴早日拿到理想offer!之前不懂别人说的运气因素/缘分是什么意思,有的时候确实这样,被拒的时候觉得很受打击,不管怎么表现都被拒,甚至觉得自己很废,但是想要你的不管怎么样都想要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受重视,总之心态调整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华人在德国的收入大概是什么水平?








课代表来答~

以题主的专业来看,相对在国外是有就业需求和市场,不过考虑到拿绿卡留在国外工作机会更大!

那课代表推荐:考虑澳洲,加拿大,新西兰等这些相对移民政策宽松的国家的。

1.题主语言需要努力刷出分,因为无论是之后学习,还是找工作,都是需要语言不错的水平,否则对题主以后国外就业不太有利,也比较难融入国外的职场环境。

2.再者,课代表建议题主先考虑出国读硕士项目,一是硕士期间先熟悉下当地的环境和就业市场,

3.然后等硕士项目毕业后,是可以拿到类似工签的签证,给予题主足够的时间在当地找工作,如果找到满意的工作,就能顺水推舟留在当地工作不回来啦~

相关阅读:

建议留学润出国吗?大家有什么推荐的国家和大学吗?


这里是有多年申请经验的@有录留学,留学问题,你问我就答!

粗略来看,移民国家(指那些有明确政策吸纳外国人加入其国籍或取得永居的国家)通常比非移民国家好苟住。

本文约稿自TOP本硕的C,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对比较年轻的留学生来说,移民目的通常是找到合适工作,给孩子优良的教育资源,拿到永居后去留并不确定;而不似投资移民中更为普遍的应对资产风险和养老诉求。

所以传统移民大国澳新美加在教育、工作上的机会,以及社会包容度等方面,显然比欧洲等国更有优势。

当然这也要看年景和政策变化。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被学霸偏爱的移民目的地美国,近期受经济形势和宏观应对政策的影响,硅谷裁员潮兴起,导致很多正常年份能妥妥在大厂工作的毕业生要做其他考虑。

甚至一些被裁的H1B1签证持有者,也因为身份限制,60天内签不到能sponsor自己的新东家也很难留在美国。

概括来说,留学移民是个不错的思路,但要提前做好Research,选好适合自己的移民地并准备PlanB;虽然移民容易度分大小年或者说有波动,但总体趋势趋紧,所以有想法别耽搁。

你想想光国内小伙伴移民热潮一旦开启,那你的竞争对象得有多少,更别提经济发展迅速的人口大国印度等国了。

下面,分享两个有助于小伙伴们移民的高性价在线硕士项目和相关移民思路。

说起新西兰,大家脑海里可能是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甚至联想到当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那位天才又疯狂的诗人顾城在激流岛的悲剧故事。

真实的新西兰生活没那么传奇,当然确实有美妙的大自然相伴,教育和医疗资源也蛮不错。不过这里善意吐槽一下苟在这里的小bug:

那就是,习惯了俺们“天朝”的小伙伴一定要做好接受“小而美”的心理准备。

这里的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其中1/4都集中在首都奥克兰。

所以这里其实是个非常有限的市场,工作机会比国内少得多。

比如俺法律专业的小姐们儿在习惯了北京国贸CBD商圈的繁华景象后,第一次来到奥克兰CBD那条孤零零的大街上时,大失所望。

而投简历时,更是有机会把街上的每一家律所都翻个底儿掉。

此外,新西兰因为是四面环海的小岛国,所以物价比美国高,房价也不算低。那么想在新西兰靠搬砖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不是特别现实。当然,对于喜欢安静、平等而独立生活的小伙伴,这儿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相对于美国,新西兰的移民政策比较宽松。对于留学生申请者,可根据所学课程在毕业后可以获得1-2年的开放式工作签证,并获得新西兰雇主担保的工作,就基本上可以满足新西兰技术移民条件,从而通过技术移民通道获得新西兰永居。

要注意的是,技术移民的条件对于工作的薪水有最低要求,所以你在专业选择上要留心。

新西兰很强的某些专业,比如旅游管理,毕业后能找到的工作起薪通常较低,不太容易满足移民要求中最低薪资的标准。

而一旦拿到新西兰绿卡,后面的自由度就很大了。因为只要满足一开始(头两年)的移民监(每年在该国住满一定天数)条件后,你就是自由人了。拿着新西兰绿卡,是去是留随您方便。而新西兰绿卡也几乎是全球唯一一个有如此宽松移民监要求的绿卡。

而如果选择入籍新西兰,你就可以自动获得澳大利亚无限制工作签证,也就是说,小型劳动力市场就转成了大市场,就业收入机会大幅提高。

那前面提到的奥塔哥大学在线MBA项目,就可以满足大家的这个诉求。

这里整理了奥塔哥大学MBA最新招生简章,可以点击下载:

无需出国在职读名校硕士-彼岸教育

还要嘱咐一句,想在新西兰满足技术移民的就业要求,最好在国内具备一点容易被海外承认的工作经验。或者,在选择专业上,侧重于会计这类偏技术类的方向。

虽然前面提到,最近这半年美国硅谷大厂的技术咖的日子不是太好过。

但正如电视剧里的台词,对于向往美国的小伙伴来说,美国就是天堂,所以移民问题还是可以战术上有所准备的。

美国的硕士毕业生想苟下,一般可以选择继续读博士做教职从职业移民第一类优先级的EB-1B(杰出教授/研究人员)通道申请,当然这对于申请者的相关能力要求较高,但是排期很短,符合要求基本稳拿;

此外,硕士毕业也可以选择第二类优先级的EB2通道申请,这个流程一般是先拿到工作签证H1B(通常由雇主雇佣后抽签得到><),再通过雇主担保申请美国EB2移民签证。

这条路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申请者非常多,往往需要排几年期。

而在排期期间,一旦你失业,工签只能给你60天的时间重新找工作。所以前文建议大家提前想好PlanB。

综合来看,选择移民美国更有挑战和风险,但是相应的收益也更大。学霸和有超强大内心的小伙伴,不妨试一试。

当然,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直接申请2023出国读书似乎风险不小,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线硕士有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可进可退,更加稳妥。

点击下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线硕士最新招生简章,获取最新招生政策:

在职读美国名校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硕士-彼岸教育

除了在线硕士高性价比的优势外,混合式的优势在于:

你可以在国内就读一定时间,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迅速择机转换成线下就读。

这样可以享受到前期美国大厂人员收缩的红利。

不管最终是否能成功留美,至少有机会积累一些美国的工作经验,这对于未来在任何一个国家工作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其实日本也对计算机软件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

而在日本,拥有符合条件的工作5年,即可入籍;拿绿卡时间稍长,需要10年。

最后,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择一理想之城终老。




参考文章: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5670612279054702183.html
posts.careerengine.us/p

Copyright © 2012-2018 琳琅-琳琅娱乐餐具销售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琼ICP备123123124号

搜索

平台注册入口